股票指标-布林线(bollinger bands)简单实用的技术指标

布林通道指标(Bollinger bands)简称BOLL指标,是由约翰.布林先生(John Bollinger)在1980年代早期发明的,布林线是根据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指标,布林线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相对限定的上线和下线,根据限定,价格处于上轨线时是高价,处于下轨线时是低价,此限定可以帮助精确地辨认价格模式,并且有助于对价格行为与指数行为进行比较,以做出系统性交易的决定。

Boll的中文名叫做布林线,布林线由三条线构成,中间一条是均线,上下两条线分别构成压力线和支撑线,中间的区域称为布林带。

布林线示例图

布林线是有于价格相关的三条轨道曲线组成,中轨线通常是一个简单移动平均线,即测量中期趋势,又作为割分上轨和下轨的基础,中轨线与上、下轨线线间的区间由波动率决定。一般情况下价格线在由上下轨道组成的带状区间游走,而且随价格的变化而自动调整轨道的位置。上、下轨之间的带宽越大,表示价格波动越大,而上、下轨之间的带宽越小,则表示价格波动越小。

总结

  1. 布林线是提供了一个相对价格高和低的定义;这种相对定义在和价格动向、其他参考值指标动向比较后,可以形成买卖决定
  2. 在动量(momentum)、交易量等类型的指标当中找到合适的参考指标
  3. 因为在计算布林线时已经把波动性(volatility)和趋势(trend)都包括进去了,所以不建议用波动性(volatility)和趋势(trend)指标来确定价格动向
  4. 布林线还可以用来观察图形样式,如双顶、双底等价格样式(Pattern)
  5. 收盘价在布林线之外是一个继续在信号,并不是一个逆转(reversal)的信号
  6. 移动平均值默认指是20,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默认值是2,而这些默认值是可;其他建议的参数,如果移动平均是50,标准差是2.1,如果移动平均是10,标准差是1.9
  7. 布林线是基于简单移动平均值,而标准差是根据简单移动平均值来计算的,所以在逻辑上一致的
  8. 布林带当中标准差的计算没有很大的统计价值,因为采样数据不全,而这些数据很少是正常发布的
  9. 当价格接触到上轨时,不是一个买的信号,当价格接触的下轨时,不是一个卖的信号
  10. 股价在中轨和上轨中间运行,处于多头市场,说明较为强势,同样,股价在下轨和中轨中间运行,处于空头市场,说明较为弱势;
  11. 股价由下向上穿越中轨时,为加仓信号,但可能会受到中轨的压力;
  12. 当股价由上向下中轨时,为减仓信号,同样可能会受到中轨的支撑;
  13. 股价穿越上轨时,卖出信号。同样当股价穿越下轨时,是买入信号;
  14. 当布林线的开口越来越小的时候,说明股价的波动在减小,多空双方力量趋于一致,此时股价将会选择突破方向;
  15. 当布林线的开口越来越大的时候,说明一方的力量在增强,股价在进行突破;
  16. 移动平均线显示了中期的趋势;中轨既然是均线,就有趋势的指示作用,如果向上说明趋势向上,反之向下。